首页

丝袜脚免费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5 06:18:57 作者:运动、做实验、“搞装修”样样不落 神二十航天员出差“月报”速戳 浏览量:39237

  中新网晋城11月1日电 题:山西晋城厚植营商“沃土” 多措并举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

  作者 高雨晴

  “从落地到装修,再从招人到生产,开发区为我们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这里电价不超过3毛,每年能为公司节省千万元的用电成本。”谈及入驻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的感受,山西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书克深有体会。

  在近日举行的“投资山西·三大经济圈全媒体记者山西行”活动中,记者走进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家企业,深入了解晋城市光机电产业发展以及当地营商环境优化情况。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豫两省交界处,历来被称为“河东屏翰、中原咽喉、三晋门户”,下辖1市、1区、4县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独特,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山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先行区。

  近年来,晋城市将光机电产业作为加快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全新赛道,举全市之力、聚多方之能,加快打造光机电产业集群,全力推动光机电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底,晋城市光机电产值达到293亿元,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27%,近3年产值年均增幅约26%,成为全市增幅最大、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图为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入驻企业生产的屏幕盖板产品。 高雨晴 摄

  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韶华说,“我们强化招落一体、产业链协同、市场化共建机制,着力培育壮大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特色产业链。在77家总投资334亿元的‘三链’企业投产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再引进一批头部企业和‘链上’企业,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影响力。”

  中科创源(山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链主”企业之一,是一家以视觉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高科技企业。去年10月,该公司AIOT智能机器视觉及机器人项目入驻开发区智能显示器件制造园,总投资15亿元。

  据介绍,上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2D、3D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模组封测及智能机器人结构件、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加工能力,可年产智能视觉模组1000万套、机器人300万台,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

  中科创源(山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献良说,“我们把研发放在深圳,把晋城作为生产基地,各自利用自身优势条件,这样对于企业以及当地政府,都能够形成一个双赢局面。”

  “水、电、气、路、暖、孵化器、加速器、公租房、博士房、院士房、标准厂房”全部配套,可实现企业拎包入驻;电价不超过3毛,气价不超过2元,水价不超过3元,让企业的生产要素成本实质性降下来;推动“一枚章”集中审批向“一件事”集成服务转变,让企业不掏钱、不跑腿,就可办理供地前的所有事;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30条,在企业落户、成长、升规、提质、转型5个环节,不同阶段需求,均有不同政策供给……为了让企业“能留得下来”,晋城可谓拼尽全力。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是拉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极,是晋城市招商引资长期追踪的目的地。”李韶华表示,欢迎全国创业者、投资者到晋城投资兴业。晋城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提供公正、透明、诚信、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与大家结伴而行、同生共长,不断谱写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美好篇章。(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藏石刻艺术保护研究者格旺:“撬开”尘封在石头里的记忆

据了解,为有效应对出海面临的问题,相关出口企业正积极筹备,包括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确保产品符合各国进口要求;与检验检疫部门紧密合作,完善产品检验检疫流程;深入研究各国税费政策,优化定价策略以降低税费成本;同时,建立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确保产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完)

习近平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重庆11月19日电 (张旭)伴随着汽笛长鸣,19日,搭载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列车,从重庆市长寿区发车,沿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一路向南,驶往广西。

广东多地遭遇强降雨 已组织转移125596人

苏州10月23日电(冯玲玲)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22日至23日在苏州举行。会上对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89项获奖工程进行表彰,首发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土木工程》。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西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王勇等8人被通报

全国人大代表 韩雪松: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又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次两会上,总书记再次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了突出位置,进一步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港股实现六连涨 成交额逾1700亿港元

据悉,第三版《档案学》编纂工作自2014年启动至今,历经9年。网络版先行,纸质版在网络版的基础上推出,陆续完成了撰稿、审稿、修改、英文审定、拾遗补阙、排序等工作,最终使本书成型,共包括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事业管理、档案管理、电子文件管理、档案文献编纂、档案保护技术、现代公文、历史文书、中国档案事业史、外国档案事业等10个分支,收录条目1384条,配图400余幅,近200万字。档案学领域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条目撰审稿工作,在保留前两版精华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新时代档案学新成就,总结档案事业管理、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档案工作应用技术等实践的新进展。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